秋日的威信县,层林尽染中涌动着红色基因传承的热潮。2025年9月20日至25日,威信县扎西小学麒麟分校、第二小学、三桃中学及威信县共2000余名师生,在威信红翼教育统筹引领、威信猎鹰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全程执行下,展开了一场贯穿历史与未来的立体化红色研学实践。这场跨越时空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以“红色基因+科技赋能”的双轴驱动,为革命老区教育创新写下生动注脚。
红色热土上的精神淬炼
9月20日清晨,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,麒麟分校学子肃立默哀。随着红色讲解员王老师的讲述,1935年“扎西会议”期间红军扩编整编、轻装北上的历史场景在纪念碑前重现。研学队伍随后深度走访扎西会议纪念馆与会址,透过泛黄的《中央告全党同志书》手稿、磨损的绑腿布等238件革命文物,学生们在“实物档案”中触摸红色脉络。三桃中学教师观察到,当历史课本中的“鸡鸣三省”地理概念与实景沙盘模型对应时,学生们自发围成小组讨论战场态势,“知识内化效率远超课堂教学”。
科技赋能重塑研学体验
在猎鹰教育基地航天航空科技展馆,VR技术将红色教育推向多维时空。戴上头显设备,五年级学生陈宇航置身“天和核心舱”,透过舷窗俯瞰地球弧线时脱口而出:“当年红军翻越乌蒙山,现在我们在太空守护祖国!”这种“从长征路到飞天路”的意象连接,正是课程设计团队的匠心所在。VR跳伞模拟器还原了空降兵训练场景,第二小学学生在失重体验中领悟军人血性;沉浸式飞行影院里,《长征组歌》交响乐与4D动感座椅协同运作,让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图景直击心灵。基地负责人朱教官介绍:“我们运用19项数字技术,让革命精神可感知、可交互,青少年认知留存率提升40%。”
产教融合激活老区动能
作为县域国有企业打造的研学品牌,红翼教育通过资源整合,将散落的162处革命遗址串珠成链,构建起“红色遗址+拓展基地+科技场馆”的矩阵式研学体系。此次活动中,猎鹰教育基地除提供全流程服务外,更联合科技集团开发定制化课程模块,使老区青少年同步感知国家科技前沿。数据显示,研学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2%,扎西红色小镇手工艺品销量同比增长67%,印证了“教育链-产业链”的良性互动。
立体育人体系初现端倪
当三桃中学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观看情景剧时,历史叙事与艺术表达相得益彰;当学生在猎鹰基地发射自制的“扎西一号”火箭模型,革命精神与科创梦想完成时代接力。老师及家长评价:“这种‘走读历史+触摸未来’的研学模式,既筑牢了精神根基,又打开了成长视界。”
当前,威信县正以此次大规模研学为契机,联合国内顶尖教育机构研发“红蓝融合”课程体系(红色基因+蓝色科技),计划年内形成覆盖K12阶段的标准化研学方案。这片承载着历史荣光的红色热土,正在书写革命精神传承与教育形态创新的时代答卷。
标题:威信猎鹰,红色研学先锋:让红色基因燃亮星承大海
地址:http://www.ygfootball.com/ynwh/503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