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897字,读完约2分钟

欧洲小国塞浦路斯连日来成为新的国际金融漩涡的中心。 围绕对该国的金融救助,上演了起伏不定的惊险剧。 无论最终能否把危险变成夷,它引起的三个教训都值得深思。

首先,银行太大的教训。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岛国,人口不到90万,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70亿欧元(约221亿美元),但高度发达的银领域的资产规模是其7倍以上。 塞浦路斯向国际社会求助的100亿欧元,只是银领域资产的一小部分,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7%。

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这个教训表明,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过大,就有可能成为脆弱的怪物,如果受到冲击,本国财政无法救助,经济就会陷入危机。 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介入也可能引起“道德风险”。

其次,监督不到位的教训。 长期以来,欧洲金融业开放程度高,跨境资本流动相对自由,特别是在欧洲内部,银领域交错。 例如,在塞浦路斯的银行领域,希腊有很多风险,俄罗斯在塞有巨额存款。 在国际化的金融业中,国家对本国银领域的监管远远不能应对潜在的风险,银领域股东的要求不够高,一旦发生危机,监管防火墙就如同虚设。

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而且,是非理性决定的教训。 已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麦克·穆萨将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总结为流动性危机、主权危机、愚蠢危机三大危机。 关注最近塞浦路斯的宏观经济决策,人们明显感到恐慌、短视和不合理的成分。

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这种不合理的决定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。 另一方面,错误地判断民众的耐心。 塞浦路斯当局为了获得国际救助资金救济本国的银行领域,急于征收存款税,并直接“剪羊毛”给人们。 这个方法确实是金钱的捷径,但遭到储户强烈反对,银行挤兑危机一触即发,塞浦路斯不得不马上进行资本管制。

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另一方面,对小国危机的传导效果被认为不充分。 一位欧洲人认为塞浦路斯经济规模小,即使国家破产,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。 殊不知,国家无论大小,都蔑视国家信用,企图以此为赌注来考验市场,最终只会以小损失在欧洲其他国家引发资本外逃等负面连锁风险。

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遭受塞浦路斯危机之苦的不仅是本国人民,也是欧洲人的集体信用和道德水平。 很遗憾,欧洲围绕层出不穷的债务危机狼狈和道义上的进退依据正在凸现。 (羊城晚报刘丽娜)

标题:“塞浦路斯危机的教训”

地址:http://www.ygfootball.com/ynjj/133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