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2599字,读完约6分钟

近年来,温州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今后几年的规划,振奋了温州人。 而且,据记者所见,温州市民的关注和讨论,除了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金融议题外,还更多地对目前超载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、实体经济“去制造业化”、“一刀切”的城市解体措施、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等表示担忧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金融危机还在

年9月,温州实体经济因资金链断裂,部分企业广告主跳楼,出现跑路,局部民间借贷危机爆发,震惊国内外。 在温州,许多人认为这与政府的诱惑无关。 温州民营公司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,因此在15.6万家民营公司中,规模以上的公司只有7000家。 在政府快速发展公司的措施中,挂在嘴边的话是“做大做强”,并不能真正诱惑公司,做大做强,解决实际关系。 不顾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扶持,一味壮大公司,政府支持大公司,银行向大公司融资,大公司忘记了,更大了,盲目扩张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温州市金融机构资料显示,70%的中小企业没有银行贷款支持或无法获得贷款支持。 特别是2008年,随着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,银行拼命放款,基本面稍好的温州公司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银行信贷。 钱多了,总不能躺在账上,所以很多公司盲目扩大生产投资,贷款土地,盖厂房,购买设备,有些在市内外投资房地产等项目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的宏观政策吃紧,银行融资一下子困难了,他们措手不及。 维持投资,维持项目后续资金诉求,不能从银行取钱,只能依赖民间借贷,民间借贷诉求旺盛,民间利率上升。 年3月温州民间借贷月利率达到15.381‰,比年初高1.208千点,创历史新高,但政府不重视。 这为后来的“跳楼”、“跑”埋下了伏笔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民营公司债务加重,债务链拉长,业主债务如同“雨天越选稻草越重”一样,面对银行多次银根紧缩和社会“老高”的咄咄逼人,不堪资金严重缺口而消失。 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情况的公司和业主在年内和今年年初还在发生。 有些公司已经奄奄一息,拿到贷款后,还是重新投资,谋求复苏,结果投资还没完成自己,就已经死了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政府列举“海陆空”进行温州大规模投资建设铁路、高速公路、机场、港口等“海陆空”工程,一方面令很多人高兴,另一方面令人担忧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近年来温州的投资有政府投资急速增加,民间投资明显减少的趋势。 其模式是通过政府债务投资完成基本建设,经济快速发展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据说温州的投资一年2300亿元。 每年计划3200亿元。 政府财力有限,举债投资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优先事项,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环境下,政府面对债务风险刻不容缓。 不仅是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和银行130多亿人的放贷问题,政府大规模投资偿还债务问题也令人担忧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记者认为,一个城市、一家公司的投资同样应该合力进行,也要看收益率。 公司迅速发展的负债率必须掌握比率。 更何况政府。 城市绿化是件好事,但建设绿色也要看财力,大量建设亭、台、廊等景观型建筑,当然要计算经济账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在欧美等发达国家,记者看到的许多公园也只是开着草坪、绿树、花,并不一定要人为地营造景观。 美化公园和绿地当然可以,但要看手头宽裕。 这一点,温州需要认真估算。

在去年温州市党代会期间党代表与市领导的对话中,有人对市长表示怀疑。 “温州的投资幅度确实在迅速增加,这么多投资项目需要很多纸币,资金不足怎么办? 这么多投资项目,会一团糟吗? 我们会说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融资。 那笔融资毕竟是债,温州很多公司就这样死了。 ”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国资很难垄断民资进入

温州城市建设有6个司令部,由项目策划、立项、投资建设、经营管理垄断,民间资金不太容易参与城市建设,背后有政府行政权力的主导。

近年来温州基础设施发展较快,19家国有投资企业垄断温州大量私募股权应纳入的项目,挤压私募投资的空区间,吸引大量温州私募股权游资,四处游荡。 最新资料显示,今年1月,温州市整体储蓄存款余额3955亿元,比年初增加112.5亿元,同比增长4.98%,创历史新高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有人说温州公司房子投资为什么不自信,一是投资转化率不高,二是投资方向不明确,三是投资风险难以把握。 对此,一位公司人士直言记者:温州半岛工程建设,那么大的工程民间资本进不去。 国有垄断,这就是病灶。

搞实业越来越不赚钱

汇率、劳动力价格、融资价格、税收等刚性约束侵蚀着制造业的利益。 因此,尽管很多实体公司选择搬迁,在外创业成功的温商很多,但温州当地产业空的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。

也就是说,温州打响了温州人的经济,但自我安慰的世界温州人的经济基本上与温州本土无关,充其量只是一个概念。 温州人经济对温州当地的实质性贡献很少,只是赚了吆喝,名声在外。

在温州重叠实业的公司,除了宏观经济控制、生产价格高的企业等之外,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,公司多以“不转型等死、转型想死”为结局。

几年前房地产的高收益率刺激了公司的神经,无法在这场房地产盛宴中守护寂寞,所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了当地产业,加速了当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衰退和没落。 在保护实业和对外投资方面,多家公司选择了后者。 国家管制政策出台时,受到压迫是必然的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数据表明,去年温州的年增长率为16%,除去汽车支出,实际增长率约在5%-8%之间。 今年温州的耗电量还在下降,港口、道路、集装箱的商品吞吐量也在下降。

“金改”的脚步很难

去年3月,国务院批准温州金融改革试点,温州人欢欣鼓舞。 但是,一年多的改革进展困难。

对区域经济和快速发展、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很有研究的发改委研究员姜洪新认为,温州金融改革目前没有实质性、创新性的落地,例如利率波动等方面还没有真正的突破,特别是要比较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创新,必须深化。 目前,“全民金融、大型金融”的方法值得探讨和研究。 “民间利率上升”以及“银行放贷的系统性风险”、“公司相互担保的债务风险”等问题值得高度关注。

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“三改一分解”突然跃进

一位高层领导去年在温州说,城市化是好的,但要搞好,防止城市化进程中的误区。 记者认为,“化”字要把握好,要加快速度,不能“大跃进”,不能“不换药”。

温州的大规模拆除行动已经持续了两年,拆除的积极作用是城市面貌大幅改善,城市品位不断提高。 但是温州的违法建筑如同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很难一下子融化。 温州是中小民营公司集中的城市,相当多的违规建在厂区,由于违规的负面作用,大量中小企业无法生存,谈什么发展迅速? 另外,以前“公司违反建设,银行不能支付贷款”的方法,迫使公司关门。

标题:“忧患温州:金融经济危机尚存 国资垄断民资难进”

地址:http://www.ygfootball.com/ynjj/101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