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21字,读完约4分钟

见习记者郭玉志

近来,“国进民退”论甚嚣尘上,坊间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颇有微词:改革多年来,国企在电力、能源、铁路和金融等主要基础产业的垄断地位依然稳固。

是“国进民退”还是“国民共进”,是整体趋势,还是单纯的情况? “十一五”时期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那些成果? “十二五”时期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? 对此,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公司副所长张文魁。

张文魁认为,“十二五”时期国有公司改革应以国有大型集团性公司母公司为积分改革对象,除少数特殊领域的国有母企业和持股平台性企业外,母企业还必须全力推进基于股权结构多元化的企业管理机制商业化。 我国“十二五”快速发展纲要确定了提出一点要点改革的行业,但实际上,最重要的是真正沿着方向进行。

“张文魁:十二五国企改革要点在母企业”

上海证券报:中国的国企改革可以追溯到1978年。 30年来,你认为中国国企改革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? 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

张文魁:过去30年来,国有公司改革取得巨大成果,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或退出市场,许多大型国有公司也采取了分拆改革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,提高了市场活力。 国有公司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“产权明确、权责确定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”的现代公司制度,这在中央文件中也有所阐述。

“张文魁:十二五国企改革要点在母企业”

上海证券报:你写过这几年国企改革表面看起来停滞不前的理由吗?

张文魁:这几年,国有公司改革与以往相比进展不大。 大型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不仅进展不大,中小企业产权改革方兴未艾,100多家中央企业的企业制改革正在推进,但步伐缓慢。

上海证券报:此前,我们宣布,从过去30多年来,国企“周期律”趋势明显。 你认为下一步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企改革将如何摆脱“周期律”?

张文魁:过去30多年,国有企业在产品生产方面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,但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没有实现与市场的对接,因此根本没有实现与市场经济的结合。 近年来,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加,当然与前一轮国企改革和国资改革有关,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产业结构发生一些变化给国企带来的机遇,看到这一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消失后,国有企业还可能陷入困境 因为这重复着上世纪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的经验,所以被称为“周期律”。 只有使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实现真正的结合,才能摆脱“周期律”。

“张文魁:十二五国企改革要点在母企业”

上海证券报:《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又称新《36条》)出台,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,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仍存在“玻璃门”,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 能从那些方面突破吗?

张文魁:几年前出现旧的《36条》时,我预言“36条”不要抱太大希望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民营公司能否享受平等待遇,和国有公司相比,如果国有公司改革不行,给民营公司更多的政策也没用,所以实行民营公司的待遇,和推进国有公司改革是相辅相成的,国有公司改革不行,

“张文魁:十二五国企改革要点在母企业”

上海证券报:目前,“国进民退”的争论层出不穷,您怎么看? 国有经济的未来应该如何配置?

张文魁:“国进民退”的要害不是谁退入,而是是否公平合规,如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、合规重组,应该没有这么大的争议。

上海证券报:你认为“十二五”期间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什么?

张文魁:上世纪末以来,大部分中小型单体国有公司改革已经完成,目前的国有公司多呈集团形态。 即在一家国有独资母企业下有若干全资或控股公司,集团规模大多较大。 对这些母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,并将其改制为股权结构多元化混合全制企业,对实现企业治理机制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标题:“张文魁:十二五国企改革要点在母企业”

地址:http://www.ygfootball.com/ynjj/233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