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92字,读完约3分钟

近一个月来,人民币对美元形成了强劲的单边升值预期,即期汇价盘中经常触及涨停。 而且,即期市场上人民币流动性频频告急。 市场分析师表示,一些银行被迫“黄牛”,“倒卖”在即期和远期两个市场之间发挥了流动性。 对比这种异常情况,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理顺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。

“人民币中间价或被市场放大 银行做黄牛缓解流动性”

汇率市场的扭曲迫使银行黄牛

近一个月来,人民币对美元形成了强烈的单边升值预期。 在11月的全部22个交易日中,人民币即期汇价仅在11月16日和11月21日没有触及“涨停”,剩下的20个交易日全部在盘中达到“涨停”的位置。

在这种连续涨停的僵局中,即期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几乎枯竭。 “许多银行在进行结汇交易时采用t+3报价。 由于这笔交易没有波幅限制,通过t+n互换来规避风险。 ”一位没有透露银行名字的分析师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:“银行现在可以说是被黄牛逼走了,但这种方式目前正在处理市场流动性枯竭的问题。”

“人民币中间价或被市场放大 银行做黄牛缓解流动性”

“衍生品市场没有停牌板的限制,因此期限不长,流动性比即期好。 如果价钱合适,就会有人做,也有生意,”上海外资银行的交易员对本报表示。

另一位分析师对本报表示,目前采用t+3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这是银行自发寻找市值的表现,目前这种单边升值的预期本身扭曲了正常的市场交易。

但是,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交易员对本报表示担忧。 “这样一来,如果没有人在高位接受美元,银行就有可能亏钱。 如果央行介入接美元,美元升值后,大家都在赚。 如果不一直介入,银行的美元头寸就出不来。 面积越大,一些银行就会炸毁仓库。 ”。

“人民币中间价或被市场放大 银行做黄牛缓解流动性”

尽快改革中间价格形成机制

昨天,路透报道称,人民银行发出通知,确定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付款日期为t和t+1的交易品种必须遵守每日震荡不超过1%的规定。

事实上,这项规定已在2005年11月底实施的《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规则》中得到证明。

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(微博)表示,如果这一消息属实,目前重申了这一规定,表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很大。

上述银行分析师表示,“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,这样的通知越来越有象征性的表现,其实质性作用也不会像t+1市场和外汇中间价的波幅相差太大一样,对目前的市场影响不大。”

“关键问题是梳理中间价格的形成机制。 目前的中间价机制容易导致市场过度解读,中间价被市场扩大。 现在需要的不是外管局每天公布的中间价,而是反映市场真实诉求的中间价机制。 ”。 上述银行拆迁师说。

中国社科院金融要点实验室主任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璐辉(微博)日前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了同样的看法。 他认为,中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其重点不是浮动,而是管理。

“在该制度下,央行每天管理人民币兑美元和其他外汇的中间价,但当天的价格与前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不连续。 ”。 刘璐辉说:“例如,最近人民币汇率经常涨停、跌停,但中间价没有出现很大偏移。 每日中间价的管理嵌入人民币汇率本身,直接影响着价格形成的预期。 未来应逐步实现人民币交易日收盘价与中间价的连续,淡化管理状态。 到了这个地步,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也将实质性增强,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。 ”。

标题:“人民币中间价或被市场放大 银行做黄牛缓解流动性”

地址:http://www.ygfootball.com/ynjj/14145.html